Jun 19, 2007
前两天fcicq介绍给我这个东西,
微软的powershell。
连上去之后发现要正版验证,就懒得弄了。不过对于微软的东西向来没什么兴趣。
就说这个命令行,微软从DOS时代开始就在抄袭Unix,抄好了也就罢了,
抄得四不像,好多命令行选项和Unix系统都不相同。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netstat命令,
配服务器时最常用的就是 netstat -lnt,到了Windows下就不得不使用
netstat -an | find “LISTEN”
一长串命令来代替,最让人受不了的是find的关键词还得加双引号。
估计微软也知道自己的命令行做得不怎么样,于是推出了WSH(Windows Script Host)来解决批处理脚本的问题,
还有那个貌似功能强大的WMI对象。可是人家Linux shell编程简单又好学,会命令的就会写程序,说句文话叫“知识可重用”,
在这一点上WSH弄巧成拙,貌似强大的JScript和VBScript由于学习门槛太高而鲜有人问津。
而现在又推出了这个powershell。以前看过一些介绍,说句心里话它还是有些比较实用的命令的。
但是,再实用也不过是个玩具,就像Resource Kit里面那些工具一样。
(Read More)
Jun 15, 2007
这篇文章分析了Firefox插件对浏览速度的影响。我个人也一直很奇怪
为什么我的Firefox打开新窗口时速度要比别人慢很多,后来发现
是自己装了很多插件的原因。原文在这里。
大部分Web程序开发者都喜欢Firefox,首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丰富的插件,
像All-in-One Gestures、User Agent Switcher、Firebug、Greasemonkey、
WebDeveloper、ScrapBook等。
但是随着插件的增加,启动时间、页面显示时间也会变慢,其首要原因
就是插件,特别是部分插件会严重影响浏览速度。
那么,究竟是哪些插件影响了速度?能否通过数字进行比较?
这里给出了显示时间的测试结果。
(Read More)
Jun 3, 2007
昨天再次将网站搬家。搬家的主要原因是域名问题,原来的 InspireMedia.org 虽然含义不错,但终归太长,不好记,于是选了现在的这个 idv2.com,取其“i-Develop-平方”之意,也可以理解成“id-version 2”,甚至可以作为“Internet Develop Vector 2”的所写,总之,域名短了想为其找个含义还是很容易的。
另外顺便购买了一个收费空间,同样也是GoDaddy的,去除了原inspiremedia.org上的广告条。
不过原来的inspiremedia.org还会再保留一段时间,以保证域名的平稳过渡。
有关搬家的技术文章:
做友情链接的朋友们麻烦将链接改到新的 http://charlee.li 上吧,谢谢了。
(Read More)
May 24, 2007
最近天气比较热,玩游戏时经常会发生自动关机的现象,检查了一下BIOS发现原来是CPU过热的问题。
我的机器配置是Athlon64 XP2 3600+,GIGABYTE GA-M55SLI-S4(Rev2.0C)主板。一般开机后温度在40-50,一运行消耗CPU的游戏,立马上升到70以上,特别是玩极品飞车时,温度超过110都属常事儿。据说升级BIOS能解决问题,遂下载了最新版2007/3/29的BIOS刷了。
刷之前的BIOS版本:
GA-M55SLI-S4 F8
12/01/2006-NF-CK804-6A61FG-0OC-00
刷完之后:
GA-M55SLI-S4 F10
03/29/2007-NF-CK804-6A61FG-0OC-00
重启开游戏测试,似乎比以前状况好了些,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效?
2007/5/26追记
这次在过热自动关机之后摸了摸散热片,发现一点都不烫手,换句话说最高40度,猜测是散热片与CPU之间的接触问题。将散热片拆下,去掉部分硅胶重新装上,问题解决。
具体方法如下:
- 关机,拆下散热片,可以看到散热片上和CPU上都涂有厚厚的硅胶
- 拆下CPU,用面巾纸擦掉CPU上的硅胶
- 装好CPU和散热片
装好后,敞开机箱用极品飞车10测试一个小时,温度稳定在47-48度;盖上机箱继续测试,温度稳定在50-51度。至此过热问题得到解决。
2009/10/7更新
最近状况越来越坏了。用mencoder压片,温度就会上升;用firefox在线看视频,温度也会上升;找了个老掉牙的模拟城市3000,玩了不到5分钟就会自动关机。从SpeedFan的统计图上可以看出,从刚开机的35度到50度之间,温度上升得比较平缓;一旦超过50度,就几乎是直线上升。
总不能不玩游戏不看视频吧,更不能天天开着空调啊。一狠心去买了个热管散热器,超频三的红海I标准版,85元。装上之后果然效果出众,开着模拟城市3000和Firefox将CPU占到100%,放置10分钟,温度仍然稳定在35度。顺便玩了玩超频,从默认的1.9G(200x9.5)超到2.1G(220x9.5),满载温度在37度,工作十分稳定。可惜这就是极限了——试了试230x9.5,Windows不一会儿就蓝屏。
(Read More)
May 23, 2007
-
行列转置。选择一片区域复制,然后在要粘贴的地方选择编辑->选择性粘贴,
勾选转置,你会发现行变成了列,列变成了行。记住它的快捷键:选中,Ctrl-C,
单击目的地,Alt-E, s, Alt-E,单击确定。
-
公式转化成数值。有时使用一排公式算出结果后,想要删除原数据,但又要保留结果,
则可以先选中计算结果,复制,原地不动进行编辑->选择性粘贴,选择数值后确定。
键盘快捷方式:Ctrl-C,Alt-E,s,v,回车。
-
CSV转Excel。网页上的CSV如何快速输入到Excel中?先保存成.csv文件再用Excel打开,
不过太麻烦。应该直接复制所有内容,打开Excel,编辑->选择性粘贴,选文本,确定,
然后单击粘贴区域右下方的粘贴图标(如下图),选择使用文本导入向导,
适当选择即可。

-
隐藏工作表。就像隐藏行和列一样,选择格式->工作表->隐藏,即可将当前显示的工作表隐藏起来。
一些常量值、列表数据、计算中的临时变量等,都可以放在一个临时工作表中,
制作完成后将临时工作表隐藏起来,就不会影响表格美观。
反过来,当你分析别人做的表格时发现引用了“不存在”的工作表,
试试格式->工作表->取消隐藏也许会有发现。
-
给复杂的引用定义名称。选择你要引用的单元格或范围,然后插入->名称->定义,
即可为其定义一个简短的名称,以后在公式中就不必写成完整的“工作簿!单元格范围”的形式。
-
多人共同编辑。选择工具->共享工作簿…,勾选其中的复选框,确定,
然后将你的Excel表格共享(通过Windows的共享功能)。别人就可以与你一同编辑表格,
每次保存时数据会自动合并。
-
折叠部分行或列。选中你要折叠的几行,选择数据->组及分级显示->组合,
即可将选中的行折叠,如下图。

-
输入提示,如下图的效果。方法是数据->有效性…,在输入信息标签页中设置。

(Read More)
May 22, 2007
VMware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,不过估计大家用的都是价值200多刀的VMware Workstation版。
而VMware公司的另一个产品——VMware Server,不收取一分钱费用却能让你实现真正的虚拟服务器。
有关VMware Workstation版和VMware Server版的详细区别请参见
smalldust的这篇文章,
但是你需要知道的一点是,Server并不是为Workstation准备的服务器端
(这和通常意义上的Workstation和Server的概念不同),
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。VMware Workstation能运行在2000、XP、Linux等各种操作系统上,
但缺点就是你无法远程控制虚拟机,因此你必须在你自己的电脑上使用它;
而VMware Server则只能运行在2000 Server、RedHat Linux Enterprise等服务器操作系统上,
但你可以远程控制虚拟机,因此你可以将安装在服务器上,虚拟出多台服务器,
以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。
我最近部署的一台服务器,单CPU志强3G,2G内存,两块75G SCSI硬盘,OS为RHEL4。
部署的目的是为了做软件测试,显然这样一台服务器仅用做软件测试太浪费了,
因此我通过VMware Server在其上虚拟了四个服务器,以便同时进行四种不同的测试任务。
请注意看下面这张图,这是VMware Server的监控程序,可以看到四台虚拟服务器
总共才消耗了23% CPU和286M内存,远未达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上限。
因此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服务器利用率。

通过VMware Console(下图),你可以远程控制服务器上的虚拟服务器,
就像在自己本机上使用VMware Workstation一样。

VMware Server可在vmware官方网站上免费下载。
注册用户后可以免费获取最多100个免费的许可证。
(Read More)
May 17, 2007
RedHat系如何查看已安装的软件包的大小,在精简系统时很有用。
for i in `rpm -qa`; do echo -n $i; rpm -qi $i | grep Size | gawk '{ printf(" %s\n", $3); }' ; done > list
分开写就是
for i in `rpm -qa`
do
echo -n $i
rpm -qi $i | grep Size | gawk '{ printf(" %s\n", $3); }'
done > list
(Read More)
May 14, 2007
xbeta的这篇文章彻底解决了vim在utf-8模式下显示中文字符为半角字符宽度的问题。
在vim中设置 :set encoding=utf-8 后,中文的一些符号会被显示为半角宽度。这时只需
:set ambiwidth=double
即可。感谢xbeta。
(Read More)
May 14, 2007
我们知道VMware的硬盘镜像会随着空间利用的增加而自动增长,
但使用的空间变少时,硬盘镜像文件却不会随之减小。
幸好VMware提供了shrink工具可以将镜像瘦身到最小。
这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总结如下:
- 分区:不要使用RedHat Enterprise Linux的默认分区方式,默认的LVM分区无法瘦身。
- Snapshot:分发之前不要做snapshot,有snapshot的系统无法瘦身。
- 安装软件:如果你不用图形界面,就不要安装英文之外的语言包,它会给你安装许多输入法的东西,而这些东西都是要依赖于图形界面的。
不要安装开发包,那会一股脑地装进许多根本用不到的开发包。
基本的步骤如下:
- 建立虚拟机。
- 安装Linux,注意用手动分区,别选LVM,别装图形界面别装X,别装开发工具,别装英文之外的语言。
- 装好Linux之后用rpm手动安装需要的软件包。
- 配置你的开发环境。
- 用rpm删掉用不着的软件包,像蓝牙红外线glib图形库等。一般可将Linux瘦身到1G左右。
- 安装VMwareTools。这个工具需要 xorg-x11-libs 软件包,别忘了装。
- 在别的Linux机器上开个X-server,然后启动虚拟机上的VMwareTools,用shrink工具给镜像瘦身。
(Read More)
May 4, 2007
前两天和fcicq聊天时提到了补充材料的SEO问题,
今天在Digg上发现了那天讨论的原文,特翻译于此以供参考。
原文在这里。
今天的主题是一个SEO小技巧,看看你的blog中是否像我一样有“补充材料”。
通过我的Google搜索结果,你可以看到我有106个页面位于补充材料中。
将chrisg.com改成你的域名即可测试你的blog。
(charlee注:我的结果在这里)
那么,“补充材料”到底是什么?
我最喜欢Tropical SEO给出的回答:
- Google补充材料会把页面打入西伯利亚的牢房。
- Google补充材料会被赋予极低的信任值。
- Google补充材料不会被用于任何重要的排名。
(charlee注:以上这三句引用自月光博客的译文)
从本质上讲,当Google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你的页面,但却不想抛弃该页面时,就会将它放到补充材料中。
那我为什么会陷入“补充材料”的地狱?
简而言之,原因就是古老的SEO大忌“内容重复”。我的blog中的内部链接和归档页包含大量重复内容,
它们使得Googlebot不知所措。Graywolf有篇视频很清楚地解释了这个问题。
我该如何脱离“补充材料”?
最标准的方法就是利用Robots.txt阻止Google索引那些无用的页面。
我不喜欢添加Robots.txt,所以我想找个插件,结果看到了Ogletree给出的建议,
他修改了一个看似完美的Wordpress插件,但后来我在评论中看到了他给出的一段模板代码,
而这正是我想要的。只需少量改动就可以(向Googlebot)说明页面内容。
下面是我在header模板中使用的代码,添加在<title>标签之前即可。
<?php
if((is_single() || is_category() || is_page() || is_home()) && (!is_paged())){
echo “<!– ok google, index me! –>”;
}else{
echo “<!– google, please ignore - thanks! –>”;
echo “<meta name=”\”robots\”" content=”\”noindex,follow\”">\n”;
}
?>
这段代码输出一段特殊指令,告诉搜索引擎不要索引除首页、单篇文章、静态页面、分类页面之外的其他页面。
我遇到的难题就是按日期分类的归档页面,希望这个方法能有效!
(Read Mor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