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D-R、CD-RW

我们能见到的可写光盘只有这两种格式。标准很简单,盘片的格式也都一样,刻录机的原理也都差不多,刻出来的光盘在任何一台光驱上都能顺利地读出来。这是因为可写光盘的标准完全由索尼和菲利普两家公司制定,其他要使用、生产可写光盘的公司都需要向索尼和菲利普支付专利费。

五花八门的可写DVD标准

终于DVD技术问世了。显然谁都不想支付专利费(像使用CD盘那样),因此许多家公司都参与了DVD规格的制定。参与的人多了,自然少不了互相口角。最后这些公司分成了两大阵营,一方是以松下、东芝、日立等家电厂商为主的DVD论坛,另一方是以菲利普、雅马哈等计算机厂商为主的DVD联盟,而在这其中也包括像索尼、夏普、先锋这样两方都加入的厂商。

最先出台的便是DVD论坛推出的可随机读写的DVD-RAM。其后DVD论坛又相继推出了DVD-R和DVD-RW。而稍晚一些,DVD联盟也推出了DVD+R和DVD+RW。由于时间上比DVD-R/RW晚一些,所以它吸收了DVD-R/RW的优点,性能上要比DVD-R/RW好一些。但是兼容性则要差一些,甚至许多DVD驱动器不能同时支持DVD+R和DVD+RW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