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VD盘的物理结构(2)
DVD-ROM是利用反射面上的凹洞来记录数据的。读取数据时,激光照射到反射面上,没有凹洞的地方能够将激光反射,而有凹洞的地方不能正常反射激光,根据这些就可以读出数据。在制作DVD-ROM时,需要先将电影的内容制成母板。母板上的凹凸状况与实际盘片上的凹凸状况相反。然后再像盖章一样,利用母板上的突起来破坏盘面上的反射层。这种方法制作一张DVD-ROM只需要几秒,因此很适合批量制作。
DVD-R则是利用反射面上的有机色素的状态来记录数据的。空白的DVD-R盘上各个地方的色素的反射率都相同。烧录时,利用高功率的激光使得一部分色素分解,色素分解的地方反射率会发生变化。这样在读取时根据色素是否分解而造成的反射率变化,就可以读出数据。由于DVD-R所用色素的反射率与DVD-ROM的反射面的反射率相似,因此DVD-R的兼容性很好。
DVD-RW则是利用晶体的结晶状态来记录数据的。空白DVD-RW盘的反射面上的晶体都处于结晶的状态,反射率较高。烧录时,利用高功率激光加热晶体到熔点(约600℃),使得晶体熔化,然后再将其急速冷却,使其成为非结晶状态,反射率大大降低。而擦除时,则是用低功率激光将晶体加热到结晶温度(约350℃),然后慢慢冷却,使得晶体返回到结晶的状态。
由于DVD-RW所使用的晶体的反射率要比DVD-ROM低很多,因此兼容性比较差,部分光驱不能正常读取DVD-RW盘便是这个原因。